半岛体育 bandaotiyu 分类>>
突发!俄罗斯禁售12款中国卡车中国车占俄60%份额俄最大汽车商 CEO 称车企是威胁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百家乐棋牌返水最高平台 2025最新当地时间2025年7月30日,俄罗斯联邦技术监管和计量局宣布,禁止在俄罗斯进口和销售中国东风、福田、解放和重汽汕德卡旗下部分卡车车型。
该禁令涉及东风DFH4180、福田BJ4189、解放CA4250和解放CA4180、汕德卡ZZHS,以及福田M4L底盘。此外,根据检查结果,俄罗斯标准局对在其他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取得合格评定文件的东风牌DFH5200B型载货车、福田牌H5型载货车和一汽牌JH6 - B 8X4型载货车也采取了同样措施,禁止这些车辆在俄罗斯境内流通。
俄方宣称这些车型违反了保障司机和其他行驶人员安全及健康的必需要求,具体包括刹车系统效能、行驶汽车声级、车管所检验和紧急呼救设备安装不符合要求,安全带紧固件、座椅安装、排放标准等方面也不符合标准。涉事卡车还存在制动效率不足、行驶噪音超标12分贝、后部防撞结构缺失,且未安装俄罗斯强制要求的救援卫星定位系统和紧急呼救设备等问题。
俄联邦技术监管和计量局已向各品牌官方代表处发出通告,要求其组织召回活动以消除问题。检查员指出问题后,俄罗斯国家标准机构要求制造商召回受影响车辆并停止销售,否则将面临罚款。目前,经销商已暂停销售这些被标记的车型,并正在制定必须由该机构审查和批准的安全合规计划。
这不是俄罗斯首次对中国卡车采取行动。2025年2月,俄罗斯已禁止陕汽SX3258卡车销售,原因同样是安全问题,如噪音控制、防撞装置等不合规。
俄罗斯车市分析机构“Avtostat”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售出汕德卡卡车近4000辆(占14.2%),解放卡车略少于2000辆(7.1%),东风卡车1200辆(4.4%),福田卡车531辆(1.9%),这些品牌合计售出卡车7700辆,占市场份额的27.6%。此次禁令可能会对相关中国车企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和销售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有观点认为这背后可能存在贸易保护因素。这些被禁售的车型在中国本土有几百万辆的保有量,且在严苛的法规环境下并未爆发出系统性的类似安全问题,并且此前均通过欧亚经济联盟的官方认证。有俄网民在行业网站上直言“本土品牌被中国卡车挤到角落,政府只能靠行政手段救场”。去年中国卡车在俄市占率达到了7成,销量前五名中四家是中国品牌,此次被禁的9款车型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7月30日,俄罗斯突然对中国四大卡车品牌,东风、福田、解放和汕德卡,下达“禁售令”,9款主力车型被直接踢出市场! 俄方理由很“硬核”:刹车失灵、噪音超标、安全不达标……但俄罗斯卡车司机们却集体吐槽:“这哪是质量问题? 分明是眼红中国车卖得太好! ”
这些被禁的卡车在俄市场占有率高达60%,价格仅700万卢布(约合人民币60万元),比俄本土品牌便宜一半,把俄罗斯“国宝级”卡车卡玛斯逼到裁员减产。 更戏剧性的是,禁令发布前一天,中国海军舰队刚抵达俄罗斯参加联合军演。 一边军事握手,一边贸易捅刀,俄罗斯这波操作为哪般?
俄罗斯联邦技术监管局列出的“罪状”很具体:汕德卡ZZHS刹车距离比俄标长11%;解放CA4180的紧急呼救系统缺失率30%;福田底盘安全带固定点强度不足。 甚至指责中国卡车噪音超标12分贝,相当于“冰箱嗡嗡声和电钻声的差别”。
但打脸的是,被禁的汕德卡ZZHS早通过了欧盟严苛的ECE认证,在德国、波兰畅通无阻。 俄网民在汽车论坛IXBT上嘲讽:“开了三年中国卡车从没刹不住,倒是卡玛斯天天修! ”
今年上半年,俄罗斯每卖出4辆新卡车,就有1辆来自中国被禁品牌。 光汕德卡就卖了4000辆,占市场14.2%。 而俄本土巨头卡玛斯销量暴跌,工厂被迫实行“做四休三”,工人工资缩水40%。
禁令一出,9款主力车型直接停售,中国车企一天损失27.6%的俄罗斯市场份额。 二手市场立刻反应:挂牌的二手汕德卡涨价15%,物流公司抢着囤货。
这已是两年内俄罗斯第四次对中国汽车出手。 去年10月,进口车报废税暴涨70%-85%;今年初,要求中国车必须装俄版卫星定位GLONASS,否则不给上牌;8月新规更狠,从中亚国家转口到俄罗斯的中国车,每辆补缴66.7万卢布(约5.4万人民币)税费,彻底堵死“曲线入俄”的通道。
被点名的四家车企没公开抗议,却悄悄启动三招反击:汕德卡和解放成立“俄规专班”,60天内升级刹车系统、兼容GLONASS,每辆车成本增加不到500美元。
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紧急对接俄方,争取把“召回”改为“分批升级”,避免市场断档;一汽、重汽密谈俄罗斯卡玛斯,拟用“散件组装+技术授权”换生产许可,承诺30%零件本地采购。
禁令激怒俄罗斯物流公司:“中国车维修费比卡玛斯低一半,现在逼我们买贵的? ”更麻烦的是,俄军四成弹药运输车用的中国底盘,零件断供恐影响前线补给。
莫斯科郊区一家中国卡车维修站老板抱怨:“上周还有30辆车预约保养,今天只剩3辆。 俄政府说中国车不安全,可我这儿的故障车全是卡玛斯! ”
军演码头边,中国052D驱逐舰和俄军舰并肩停靠;海关仓库里,中国卡车却被贴封条。 俄总统普京5月刚说“欢迎中国汽车来俄”,工贸部转头就拉黑四大品牌。
这种矛盾早有预兆:2022年西方车企撤离后,中国车在俄份额从4%飙到58%,但俄政府始终担心“工业命脉被掌控”。 俄罗斯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私下透露:“我们需要中国投资,但更怕变成第二个印度,市场全被外资占领。 ”
俄《生意人报》曝光:有经销商把汕德卡标撕掉,换上卡玛斯LOGO当“俄产车”卖;零件商囤积中国发动机,拆解后以“翻新件”流通;甚至出现“卡车走私”,把整车拆成散件,以农机配件名义报关。
俄交警部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查获的非法改装卡车中,83%是中国车“贴牌转世”。
俄工贸部给中国车企划出底线:想继续卖车? 必须在俄组装且本地采购率超30%。 长城汽车已砸3.2亿美元在叶卡捷琳堡建厂,用俄罗斯钢铁造底盘;奇瑞在喀山设技术中心,专门研发防冻防腐蚀车身。
但风险显而易见:俄本土配件比中国贵20%,哈弗在莫斯科的研发中心测算过,若完全遵守俄标,每辆车成本将增加8万元。
中国车企吃了大亏:以为通过欧盟ECE认证就能畅通俄罗斯,结果俄标GOST要求更刁钻,比如零下50℃刹车测试、盐雾腐蚀实验等。
一汽解放的工程师举了个例子:同样一款车,欧盟认证时制动距离合格,但在俄西伯利亚测试场,冰面刹车直接比标准多滑出2.4米,当场被判定“致命缺陷”。
中国重汽连夜联合俄企开发“极寒版牵引车”,给油箱加装防冻加热层,变速箱油换成低温型号;陕汽在西伯利亚测试场暴改刹车片,用陶瓷复合材料抵御冰面打滑。
俄网民拍下实测视频:-45℃环境中,升级版汕德卡ZZHS一次点火成功,而旁边的卡玛斯打了三次火才启动。 视频配文:“谁更适应俄罗斯? 答案在风雪里! ”
在俄乌冲突爆发前,俄罗斯汽车市场呈现典型的 “西强东弱” 格局。欧洲车企(大众、雷诺、标致)占据 30% 份额,日韩品牌(现代、起亚、丰田)占 28%,本土品牌(伏尔加、卡玛兹)仅占 25%,中国汽车份额不足 10%。以卡车市场为例,卡玛兹凭借政府订单长期垄断中重型卡车市场,而现代、起亚通过价格优势占据轻型卡车市场半壁江山。
全球车企想要回归俄罗斯市场不是那么容易,俄罗斯设下了四道门槛:合资企业俄方持股≥51%;技术成果强制移交俄方;本土化率≥60%;母国需解除对俄制裁。
面对俄罗斯的政策挤压,中国车企正加速本地化转型。哈弗图拉工厂计划 2025 年将产能提升至 20 万辆,零部件本地化率达 65%;江淮汽车宣布在鞑靼斯坦共和国建立皮卡生产线% 的轻型卡车市场。更具战略意义的是,中国零部件企业开始深度嵌入俄罗斯产业链—— 例如,宁德时代与卡玛兹合作开发电动重卡电池,卧龙电驱为伏尔加提供电机总成。
俄罗斯的禁令暴露了中俄关系的复杂本质:能源合作如火如荼,但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争夺却寸土不让。
对中国车企而言,短期阵痛不可避免,但长远看,技术升级与本地化生产才是立足关键。而俄罗斯若过度依赖保护政策,恐将牺牲产业竞争力,最终在全球化浪潮中孤立无援。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