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 分类>>

深读|什么样的户外运动目的地才能配得上诗画太湖?

2025-04-18 17:33:3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百家乐棋牌返水最高平台 2025最新

深读|什么样的户外运动目的地才能配得上诗画太湖?

  在当下的都市中,登山、骑行、桨板、飞盘等户外运动不再小众,早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早起一小时,在奔跑中感受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分泌,是打工人去班味的解压方式;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建设100个左右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目标,并鼓励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综合发展桨板、船艇、潜水、低空、骑行等运动项目。

  就在太湖之畔,晨昏滨湖人的脚步,已从室内健身房转向山水:梁溪河畔,三代同堂漫步“十里画廊”,智能健身驿站如星子点缀;状元古道石阶斑驳,登山者拾级而上,恍若踏入王维“空山新雨后”的意境。更有骑行客穿梭山水东路,转角邂逅湖畔咖啡馆,一杯清咖半日闲,将“运动+”生态谱成现代版的《辋川集》。

  坐拥太湖北岸的最美风光,滨湖572平方公里的辖区内,“湖域+水域”占到总面积的63%,河网水系纵横交错,串联起全市90%的旅游资源,如一幅水墨长卷徐徐展开。如此独特的“湖湾绕城、山水入城”生态格局赋予了滨湖户外运动的先天禀赋。

  放眼长三角,环太湖大圈优势独具。滨湖108公里湖岸线勾勒出太湖柔美身姿,沿线骑行绿道、登山步道等运动友好设施星罗棋布,眼下正是落英缤纷的季节,恰似白居易笔下“乱花渐欲迷人眼”。

  立足无锡市,环蠡湖小圈全域最佳。38公里的湖岸线串联起蠡湖、长广溪两大国家级湿地公园,更兼渤公岛等十余个开放式公园,自然生态与徒步、慢跑、水上运动等场景无缝衔接、相映成趣,正是“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江南韵致。

  “太湖大圈+蠡湖小圈”的双圈交集处,是滨湖从专业赛事到日常健身、从高强度训练到休闲放松的水陆运动空间,能够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强度、不同时间的户外运动需求。这里,是无锡马拉松、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蠡湖半程马拉松赛等顶级赛事的起点和最佳赛道。国际大赛纷至沓来,皆以一湖碧水为底色——滨湖在太湖治理和蠡湖深度治理上的持久定力,让好水好空气成就赛事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双向奔赴。

  数据显示,2024年,滨湖所处的太湖北部湖区水域总磷浓度达到2007年以来最好水平,湖体平均水质30年来首次达Ⅲ类、首次达到“全年良好”湖泊水平,连续17年实现安全度夏;13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优Ⅱ比例达到61.5%,同比翻番;PM2.5绝对值浓度连续8年保持全市最优,水、气环境质量均创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当登山爱好者徒步穿越军嶂古道,追风少年飞驰在十里明珠堤,水清气新的环境让运动体验更富质感,此处也终成山水之间运动者的天然殿堂。

  今年,无锡马拉松参赛人数超3.5万人;去年,环蠡湖半程马拉松参赛人数增至2万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一场跑马、一群热爱户外的跑者,就是生动无比的景点,正为滨湖增添无限活力。

  《瓦尔登湖》里写道:“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物质,而是更多的空间,更多的自然,更多的生活。”在滨湖,人们正用另一种方式诠释梭罗的箴言:他们选择走出健身房,追求与风、水、阳光的直接互动。手腕上运动手环的每一次震动,都像是在数字世界点燃的“赛博烟火”——这背后,不仅是运动方式的迭代,更是对生活理念的重构。

  这一变化也触发了滨湖对自然空间的重新想象。过去几年,滨湖充分利用边角地,更新提升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二代智能路径(驿站),完成全区78个社区(村)“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建成体育公园23个、笼式足篮球场27片、健身步道350余公里,新建百姓健身房4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6.18平方米。梁溪河“十里画廊”滨水绿道,隐秀桥、古竹大桥桥下空间,现已成为全年龄段市民健身休闲的热门场所。当下,滨湖还在积极推进“环蠡湖三道贯通”,市民们“抬脚到公园,转角见绿意”的愿景逐步变为现实。

  更令人惊喜的是,户外运动不再是单纯的健身行为,而是与社交、文旅、休闲深度绑定的复合体验。

  一场寻常的骑行可能始于山水东路,却在不经意间串联起湖畔咖啡馆、精致露营地和老街的传统市集。这种“运动+”生态,正催生新的消费场景,也让人探索和体验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这一场景正如苏轼所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从河北崇礼的“冰雪经济”到海南万宁的水上运动,再到浙江三门的冲锋衣产业集群。放眼全国,由户外运动辐射衍生的体育产业,正成为区域经济转型的新赛道。去年,滨湖共举办30余场品牌赛事,全国顶级四大赛事独占两席。作为赛事活动的集中承载地,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给滨湖带来了什么?

  数据显示,滨湖2024年全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同比增长7%,这意味着赛事活动正逐渐转变成体育消费的“质量”、聚变成经济社会的“增量”。以2024环蠡湖半程马拉松为例,赛事吸引近八成外地观众提前到访无锡,估算产生经济效益6870万元,其中,位于滨湖的河埒口万达广场位居外地观众到访商圈客流量第二;而从外地观众到访景区情况来看,前三名均位于滨湖。赛事经济如春江潮涌,其背后更是“人从山水客,城因赛事兴”的生动注解。

  今年3月,作为国内目前最高级别的女子半程马拉松赛事,无锡太湖女子半马的成功举办引领了“一人跑马、全家出游,一日参赛、多日停留”新风尚。赛前,举办地马山酒店客房预订火爆,部分民宿一房难求;赛中,全方位的赛道补给、医疗保障为每一位跑友贴心护航;赛后,超七成参赛者选择深度游览灵山胜境、拈花湾等文旅地标。这种“赛事搭台、文旅唱戏”的融合模式,让人与城市有了更多沉浸式的互动,也直接拉动住宿、餐饮、旅游等多业态消费的增长。

  更深远者,赛事已成滨湖招才引智的“绿野仙踪”:在去年环蠡湖半马期间,“清华跑团”的亮相成为一道夺目的风景。事实上,滨湖凭借独特的生态优势和创新氛围,已吸引众多清华校友在此发展。去年我区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68.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6.9%。“约跑蠡湖”“约骑太湖”等赛事活动成为滨湖广揽天下英才的重要IP,据了解,目前滨湖全区人才超18万名、高层次人才近2万人。

  因为一项运动,向往一个地方,成为滨湖兴办赛事活动的强劲动力。进入新的赛季,2025年大运河帆船系列赛(无锡站)暨首届环太湖城市帆船联赛(青少年组)、小黄人趣跑无锡站、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活动将陆续启幕,一份独属滨湖的“赛历”早已写满诗行。

  太湖之畔,运动与生态共舞,经济与人文同歌。当帆桨划破如镜湖面,当跑鞋踏过樱花雨幕,打造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滨湖正以山水为纸、激情为墨,书写“两山”理论的江南新篇——诗在,远方亦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搜索